译文 赏析 拼音

道德经(第四十三章)

先秦 老子

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。无有入无间,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。不言之教,无为之益,天下希及之。

老子

作者老子简介

老子,姓李名耳,字聃,一字伯阳,或曰谥伯阳,春秋末期人,生卒年不详,籍贯也多有争议,《史记》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 或陈国 。中国古代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文学家和史学家,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,与庄子并称“老庄”。后被道教尊为始祖,称“太上老君”。在唐朝,被追认为李姓始祖。春秋末年,天下大乱,老子欲弃官归隐,遂骑青牛西行。到灵宝函谷关时,受关令尹喜之请著《道德经》。老子传世作品《道德经》(又称《老子》),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。

道德经(第四十三章)拼音

tiānxiàzhīzhìróuchíchěngtiānxiàzhīzhìjiānyǒujiānshìzhīwèizhīyǒuyánzhījiàowèizhītiānxiàzhī

道德经(第四十三章)译文

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。无有入无间,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。不言之教,无为之益,天下希及之。天下最柔弱的东西,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;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。我...

道德经(第四十三章)作品简介

道德经(第四十三章)创作背景

道德经(第四十三章)作品信息

道德经(第四十三章)赏析

「贵柔」是《道德经》的基本观念之一,除本章论述外,七十六章以及其它一些章节里也多所论及。「柔弱」是「道」的基本表现和作用,它实际上已不局限于与「刚强」相对立的狭义,而成为《道德经》概括一切从属的、次要的方面的哲学概念。老子认为,「柔弱」是万物具有生命力的表现,也是真正有力量的象征。如果我们深入一个层次去考虑问题,就会发现老子要突出的是事物转化的必然性。他并...

老子的其它古诗词作品

猜您喜欢